在繁華的CBD里找一處藏身之所,在錯綜復雜的意象里找到最初的平靜,從寫字樓的格子間迫不及待的逃離,來到這里,有植物生長和暖陽肆意的溫室里,從零下3度到一件羊毛衣的跨越,從爬山虎的間隙里照在地面上的斑駁,我在這里,不離不去。 ![]() 設計師帶著溫度的設計手法跳脫出四周冰冷的水泥森林,給來用餐的食客帶來的是心理上的擁抱和歸屬感。 ![]() 一層二餐以自然舒適的北歐風為主,三樓是重工業風。根據功能的不同,空間層次上也會有很大的變化。讓空間里的燈光音樂和懷舊復古的氣氛讓人份放下一絲戒備,盡情放松。
咖啡面包售賣區域位于一層
▼ 設計師有心的在落地窗內裝上白色的網格,讓爬行植物留下向上生長的生命軌跡。一樓通過大幅的落地窗將陽光引入室內,透過窗上自由生長的植物,在地上印出斑駁的圖案。
木質的臺階上高低錯落的放上大葉植物,讓人仿佛置身于歐洲街頭,坐在某個街角的咖啡館外,喝著咖啡感受清新的空氣和綠意盎然。
植物生長在大幅的落地窗上
▼ 空中掛落線性框架的正方體,積木般的堆疊,即保留了挑高空間的采光也增加了空間的趣味感。
吧臺由顏色深淺不一的木方塊和白色亞克力構成,和頂部的方形構架相輔相成,吧臺為三面通透式空間,更好的讓服務人員與客人互動。
三面通透式的吧臺
▼ 二樓的空間里滿足四到八人的就餐需求,整個空間的亮點在壓抑低矮的樓梯間。
通往二層的樓梯
▼
設計師巧妙的造了一個微型的熱帶植物園,粉色的火烈鳥和巨型多肉植物,讓你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這個可愛的迷你植物園,從而忽視了空間結構上的欠缺。
二層的“迷你植物園”彌補了層高上的欠缺
▼ 三樓的工業風運用了材料的天然特性,保證材質的天然質感和肌理效果。光和影的變化賦予活動空間的生動性,大幅墻畫增加了空間的時尚感和調性。
樓梯間
▼ 三樓的授課及主題活動區域
▼ 設計師用了四組不同的裝飾燈來塑造不同的氛圍效果。只有光線、空間、材質和畫面四者良好契合互動,才能保證一個風格的完美呈現。
四組裝飾燈塑造了不同的氛圍效果
▼
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咖啡廳坐一下午,已經不再是為了喝咖啡二喝咖啡,而是在尋找一種情懷,一杯咖啡,一個慵懶的下午茶,舒適的座椅就能營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,暫時逃離城市的喧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