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 傳統的美食數不勝數 演變到現在出現了許多新中式餐廳 他們做的是最最接地氣的美食 就是我們日常吃的包子豆漿油條 但他們都有著高逼格的餐廳設計 這為傳統美食添上畫龍點睛的一筆! 儼然秒變網紅的香餑餑架勢~
小編盤點了幾家頗具代表性的新中式餐廳
一起來吹吹這股高逼格的新中式餐飲風~ 食 課 中式美學生活館的包子鋪
這家深受歡迎的包子鋪叫“食課”,坐落于杭州,不論是從外觀和店鋪裝修來看,都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一家包子鋪。 “食課”即通過手作的食物和器具
制作自然溫暖的日常美食 400多平方的店面 充滿了MUJI的風格 也增添了自然的元素 在追求自然簡單的同時
也表達了一種文化和內涵 店里的吧臺和餐桌均是采用名貴的老抽木 而天花板上的竹編是老手藝人特別訂制的
每一塊的尺寸都不一樣 空間運用木材、水磨石、琉璃燈、黃銅作為主要裝飾材料
充分體現了生活的氣息 桃園眷村
最具文藝氣息的早餐店
這家曾經因為開在LV旁邊而火遍朋友圈,被譽為最具文藝氣息的早餐店。你一定不陌生! 格外醒目的標識 明亮的落地窗
都讓吃早餐的逼格提升好幾條街! 臺式的簡約風格 以黑白黃為主要顏色基調 搭配原木家具以及復古風的窗花玻璃
營造出懷舊的用餐氛圍 青磚灰瓦的裝修 角落里的枯樹枝、盆栽,別致舊物件
細節處滿滿的都是文藝范 甘其食 “艷壓”咖啡店的小清新包子鋪
開到美國的甘其食包子鋪顛覆了傳統印象,甚至有人在大眾點評上坦言道:“有種MUJI風格的咖啡店的趕腳”。 從田園到籠格是店鋪的設計理念 木色的招牌和包子的樣式刻畫在木板墻上
散發著自然古樸的氣息 白色的吧臺椅
是不是瞬間有了在喝咖啡的感覺? 點餐區的設計也十分有趣 原木色收銀臺和餐桌下方加了兩個白色圓架框 像是圓丁的手推車停泊在店內
讓人忍不住想起小販拉著手推車大街小巷賣包子的回憶! 包子鋪外面有一個室外用餐區
你可以一邊欣賞街邊風景的同時一邊品嘗美味的包子 這三家餐廳都有著相似的特質:
在品類上,都是那些我們日常生活所吃到美食,由于受眾群體廣,是一種剛性需求,所以餐飲市場十分廣闊,但要從眾多的餐廳中,脫穎而出,就必須做出差異化,吸引食客的眼球。
于是在設計上,這些傳統且接地氣的美食在新中式餐飲風格的基礎上,結合自身的品牌調性,或融入生活美學、或文藝風格、或場景小資化,將接地氣的業態和高逼格設計聯結起來,建立品牌的勢能,從而擴大品牌的傳播影響力。
總結一下,餐飲品牌先要有品牌定位,才能做品牌推廣。品牌定位,是一個品牌真正的起點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