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場地本身的條件前所未有,37平米的用餐區域中矗立了兩支占地4平米的大圓柱,使得空間更顯緊張與狹小。經過思考,原本“礙事”的柱子搖身一變成為座椅區。構思來源于公園中的景觀,柱子象征參天大樹,長長的公共座椅依樹纏繞,成為用餐的桌子,人們圍繞著“大樹”乘涼就餐,而脫離柱子的部分又降低長椅高度使其重新成為椅子。這樣一來,蜿蜒環繞的長椅一氣呵成,成為空間內的主要造型。
店面外觀,大眾但也帶著幾分精致
▼ 圍繞中部柱子設置的連續木制桌椅
▼ 空間內原本的天花高低落差很大,管道最低處只有兩米,于是設計師采用了腳手架的形式,使得空曠的頂部空間豐富起來,同時也與原本的管道相結合,使其成為一體,表現出施工現場的層次感。不僅在天花造型上,立面上也使腳手架代替了墻體的存在,增加了空間的通透性。
腳手架式的吊頂與管道結合
▼ 墻面上也采用腳手架裝飾
▼ 原木色的桌椅,大紅色的腳手架以及純白色的墻面和地面,整個店面給人一種簡單利落的感覺。一邊是公園的休閑與放松感,另一邊是施工工地的繁忙與緊迫感。兩種節奏一快一慢,一動一靜,正好烘托出點餐區與用餐區的不同氛圍。
利落的配色,融合不同的氛圍
▼ 腳手架的應用也顯示了肉夾饃本身作為街邊小吃的形象與地位,大眾與低價。但諷刺的是,西少爺如今已經將肉夾饃賣到了北京第二高樓里,頗有一種屌絲大逆襲的味道!
設計概念,圍繞柱子的連續家具
▼ |